怀念兵营
这天清晨,天刚拂晓,一阵巨大的鼓声将我惊醒……咚咚咚!咚咚咚!……
阅读全文...
尊敬的戈歇神甫的药酒
“您先尝尝这酒,我的邻居;然后再跟我说有些什么新鲜事儿。”
阅读全文...
两家客栈
那是七月的一个下午,我从尼姆〔1〕归来。天气奇热,酷暑难当。烈日散发着耀眼的银白色光芒,悬挂在空中;白晃晃的大路穿过一片橄榄园和小橡树园,一望无际,尘土飞扬,仿佛被烧着了一样滚烫灼热。不见一片绿荫,也没有一丝凉风。只有滚滚的热浪和尖锐的蝉鸣。这蝉鸣有如疯狂的音乐,震耳欲聋,在这令人难以忍受的天气里,似乎在回应无边的烈日强光……我在荒无人烟的地里走了两个小时,忽然,在我前方,在大路的滚滚尘埃中,出现了一排白色的房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圣·樊尚驿站:那儿有五六家农舍,一长排红色屋顶的粮仓,还有一个干涸的饮水槽,掩映在稀疏的无花果树丛中;驿站的尽头,有两家大客栈,面对面地坐落在大路两旁。
阅读全文...
诗人米斯特拉尔
上星期天我起床时,还以为自己是在福布尔—蒙马特大街醒来的。天下着雨,天空灰蒙蒙的,磨坊显得十分凄凉。我很害怕在家里度过这个阴冷的雨天,于是立刻萌发了去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那里取一会儿暖的念头,这位伟大的诗人住在一个名叫玛雅纳的小村庄里,离我的松林才三里远。
阅读全文...
散文叙事诗
今天早晨一打开房门,我就发现磨坊周围地毯似的铺着一层厚厚的白霜。草就像玻璃那样闪闪发光,人走在上面发出喀嚓喀嚓的声音;整个山岗都在瑟瑟发抖……终于有一天,我亲爱的普罗旺斯被装点成了北国。我在结满霜花的松露中,在一簇簇盛开着水晶花束的薰衣草丛中,写下了这两篇颇具日耳曼幻想风格的散文叙事诗;这时,霜花给我送来闪烁的白光,晴朗的天空中,排成三角形队伍的仙鹤从亨利·海涅〔1〕的故乡飞来,一边向南方的卡马尔格飞去,一边不住地叫着:“天冷了……天冷了……天冷了。”
阅读全文...
老俩口
这位善良的阿赞老爹感到无比自豪,因为信是从巴黎寄来的……我则不然。直觉告诉我,这封从巴黎的让·雅克大街寄出的邮件,一大清早便毫无征兆地落到我的案头,肯定会耗费我一整天的时间。我没猜错,您读读这封信吧:
阅读全文...
居居尼昂的神甫
每年圣蜡节〔2〕的时候,普罗旺斯的诗人们都会在阿维尼翁〔3〕出版一本轻松欢快的文集,里面写满了优美的诗歌和动听的故事。今年出版的这本我刚刚拿到,在里面我看到一篇颇具教义的故事,现在,就让我略加删节,翻译给大家听吧……巴黎人啊,请拿出你们的柳条筐。这次,我要给你们品尝的,可是普罗旺斯的精白面粉……
阅读全文...
阿尔勒城的姑娘
从我的磨坊下山去村里,要经过大路边的一座农庄,农庄大院的深处,种着几株朴树。这是普罗旺斯典型的农舍,屋顶上是红色的瓦片,正面棕褐色的宽墙上,开着不规则的门洞,房顶谷仓上的风向标上方,装着一架用来吊草垛的滑轮,上面还带着几绺枯黄的稻草……
阅读全文...
繁星
我在吕贝隆山〔1〕上放羊的时候,接连好几个星期看不到一个人,孤单地同我的牧羊犬拉布力和绵羊们待在牧场。有时,德吕尔山的隐修士为了采草药经过这里,或者可以看见几个来自比耶蒙的烧炭工人的黝黑面孔;但这些人都很纯朴,长期的孤单生活使他们变得寡言少语,已经失去了说话的兴趣,也不知道山下村庄和城里的人们谈论的主题。所以,每隔半个月,当我听见上山的小道上传来骡子的铃声——那是我们农庄为我运送给养的骡子,看见山坡上渐渐露出小伙计机灵的脑袋,或是诺拉德大婶棕红色的帽子的时候,我真的非常高兴。我让他们跟我讲下面村庄里发生的事情,洗礼、结婚什么的;不过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主人的女儿——方圆十几里最漂亮的姑娘丝苔法奈特的情况。我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打听她是否经常去参加节庆和晚会,是否总是有新的小伙子追求她;要是有人问,这些事情跟我这个待在山里的可怜的牧羊人有什么关系,我就会回答他们:我二十岁了,而丝苔法奈特是我平生看到的最美的姑娘。
阅读全文...
科尔尼耶师傅的秘密
弗朗塞·玛玛依是个上了年纪的短笛手,他时不时地来我家,和我煮酒聊天,消磨漫漫长夜。一天晚上,他向我叙说了二十年前发生在村子里的一个小故事,而我的磨坊正是故事的见证人。老人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那么,就让我把我所听到的,原原本本地转述给您听吧!
阅读全文...
博凯尔的驿车
故事发生在我抵达的那一天。我乘坐的是博凯尔的驿车,那是一辆性能尚好的老式公共马车,它在回站之前并没有多少路要走,一路上却东逛西荡,一直挨到晚上,仿佛是从很远的地方回来一样。如果不算车夫的话,车上一共坐着我们五个人。
阅读全文...
安家
受惊的是那些兔子们!……长久以来,它们看到磨坊总是紧闭着大门,野草也侵占了墙壁和露台,所以它们最终相信磨坊主已经断了香火;因为觉得这里不错,于是它们就把这里当作了司令部和战略活动的中心:兔子们的热玛卑斯〔1〕磨坊……不骗您,我到达的那天晚上,足足有二十多只兔子围坐在露台上,正借着一缕月光,为它们的爪子取暖……我刚把天窗打开一条缝,只听“哧溜”一声,这群露营者就夺路而逃了。它们露着白白的小屁股、翘着尾巴,蹿入了矮树丛。我还真希望它们能再回来哩。
阅读全文...
盲人皇帝或为找寻日本悲剧的巴伐利亚之旅
德·西耶波尔特上校是一名巴伐利亚人,在荷兰军队服役,因写有许多关于日本植物的精美著作而享誉科学界。1866年春天,他来到巴黎,准备向皇帝面呈一份宏大的国际合作计划,以对日本这个神奇的日出之国进行开发,他在那个国家住了三十多年。尽管这位卓越的旅行家在日本待了那么长时间,但骨子里却仍然是一个巴伐利亚人;在等待去杜伊勒里宫接受召见的那段日子里,他总是到城郊普瓦索尼耶区的小酒馆里打发夜晚,身边陪伴着一位年轻的慕尼黑姑娘,他总是带着她一起旅行,向别人介绍说她是他的侄女。我就是在那里结识他的。这位身材高大的老人尽管已经七十二岁,但依然外貌坚毅,腰杆挺直,他留着长长的白胡须,身穿一件宽大得无可比拟的长外套,上衣翻领的饰孔里装饰着绶带,上边别着代表各国科学院的国旗;这副打扮奇怪而独特,却又不失腼腆和随便,每次他走进小酒馆的时候,总是会引来人们注意的目光。上校神色凝重地坐下,从口袋里掏出一只又大又黑的萝卜;陪他一起来的姑娘身着短裙,披一块镶有流苏的方巾,头戴一顶旅行小帽,一看就知道是德国人,她按照家乡的习惯,把萝卜切成薄片,撒上盐,递给“熟熟”——她就是用她那老鼠般纤细的嗓音,带着德国口音,这样称呼她的叔叔的——然后,两个人就面对面坐着,安详而朴实地吃起萝卜来,似乎根本没有想过这样的举动在巴黎或在慕尼黑会显得多么滑稽可笑。他俩的确是独特而可爱的一对,我们很快就成了好朋友。老人看到我十分感兴趣地听他讲日本的故事,便要求我对他的回忆录作一番润色,我立刻答应了,一方面是因为和这位年老的辛巴达〔2〕的友谊;另一方面,老人对日本的爱恋感染了我,使我也希望对那个美丽的国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不过修改工作做起来可并不容易,整部回忆录都是用德·西耶波尔特先生那奇怪的法语写成的:“要是如果我可以有股东……要是如果我可以汇聚资金……”他还习惯于将一些词的发音颠倒过来,以至于经常把“亚洲的大诗人”说成“亚洲的大死人”,把“日本”说成“热笨”……此外,还有那些五十行一句的长句,中间没有一个句号或逗号,读起来连喘气的地方都没有,但作者在脑袋里却把它们安排得十分妥帖,哪怕去掉一个词都不可能,有一次我在这里删去了一行字,可不久他却在那里又把它加了上去……不过这没关系!这个该死的家伙说起“热笨”来是如此有趣,使我忘却了工作的烦恼。当他收到召见信的时候,回忆录差不多快要修改完了。
阅读全文...
镜子
北方的涅门河〔1〕畔来了一位十五岁的克里奥尔小姑娘〔2〕,她的皮肤宛如杏子花一样白里透红。她来自蜂鸟的故乡,是爱情之风将她带到了这里……海岛上的人们劝她说:“别去,大陆上非常寒冷……到了冬天,你会冻死的。”可是克里奥尔小姑娘不相信会有冬天,而她对寒冷的概念,也只是从果汁冰糕上获得的;更何况她在恋爱,恋爱的人是不惧怕死亡的……就这样,她带着扇子、吊床、蚊帐,还有一只装满着故乡的蜂鸟的金丝鸟笼,在涅门河的江雾中登岸了。
阅读全文...
红山鹑的感愤
您知道,山鹑总是成群结队地飞翔,一起在田间低洼的犁沟里休息,一有风吹草动便一哄而散、飞上天空,犹如撒出去的一把种子。我们这群山鹑成员众多,而且非常快乐,大家住在一片大树林的边上,树林两边既有猎物又有舒适的栖身巢窝。因此,自从我羽毛丰满、学会奔跑之后,我便不愁吃喝,生活幸福。然而,有一件事让我稍感不安,就是关于狩猎的开禁令,母亲们早就在小声谈论这件事了。不过,有一位我们山鹑家族的老朋友总是对我说:
阅读全文...
美食风景
我们沿着撒丁岛〔1〕的海岸线,朝玛德莱纳岛〔2〕方向前进。这是一次清晨漫步。船夫把船划得很慢,我俯身在船舷上面,看见海水如泉水般清澈,阳光可以一直照到海底。水母和海星躺在海苔之中;硕大的龙虾将长长的触须垂在细沙上,一动不动地在睡觉。所有这景色都位于海底十八到二十英尺的深度,就像在水晶鱼缸里看到的那样,显得很不自然。一个渔夫站在船头,手中拿着一根劈开的长芦苇作鱼叉,对船夫做着手势:“慢一点……慢一点……”突然,他的鱼叉尖上多了一只漂亮的龙虾,这龙虾还没有睡醒,惊恐地伸展着肢足。我身边,另一个渔夫将渔线扔在船后的水面上,钓起许多美丽的小鱼,这些垂死的小鱼色彩缤纷,亮丽鲜艳,还不断变化着光泽,如同透过棱镜看到的一样。
阅读全文...
教皇死了
我的童年是在外省的一座大城市度过的。一条河流穿城而过,河水奔腾不息,河上千桅林立,它使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爱上了水上旅行和生活。特别是在一座名叫圣樊尚的人行天桥附近,有一段沿河堤岸,即便在今天,我想起它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我的眼前又浮现出那块钉在木桩顶端的牌子,上面写着:高尔奈,小船出租;一座小楼梯伸进水里,因潮湿而变得又滑又黑;挨着楼梯的水面上泊着一排小船,刚刚刷过油漆,色彩鲜艳夺目,它们紧靠在一起,轻轻地摇晃着,仿佛在为自己美丽的名字而陶醉:海鸥号、燕子号;这些名字,都用白色的字母,写在每一条船的船尾。
阅读全文...
圣诞故事
马杰斯代先生是一位汽水制造商,住在马莱区,他刚刚在王家广场的朋友家吃完圣诞晚餐出来,哼着小曲往家里走……圣保罗教堂敲响了凌晨两点的钟声。“时间真是不早了!”这位正直的人暗自说着,加快了脚步。可是,石板路很滑,街上黑黢黢的,加上这见鬼的老街区早在马车还十分少见的时候就建造起来了,所以到处都是弯道、墙角,以及门前用来拴马的石桩。这些都妨碍他加快速度,更何况他的两条腿已经像灌了铅似的沉重,双眼也因为圣诞晚餐上的祝酒而昏花迷离……终于,马杰斯代先生回到了家。他在一扇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大门前停下,门上有一块古老的盾形纹章,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纹章被修饰一新,还镀了一层金,被他作为工场的标志,上面写着:
阅读全文...
房屋出售
这是一扇关不严的木门,使小花园的很大一片沙地混进了从公路上吹来的泥土;很久以来,木门上方一直挂着一块招牌,在夏日的烈日下纹丝不动,在秋天的狂风里飘摇震颤,招牌上面写着:房屋出售,这几个字似乎也意味着这是一幢被遗弃的房屋,因为周围实在是太静谧了。
阅读全文...
三次警告
“如果悌也尔〔1〕老爹认为他刚刚给予我们的教训能起什么作用的话,那他就太不了解巴黎人民了,这一点就跟我的名字叫贝利塞尔、现在手里拿着一把刨子一样千真万确。您瞧,先生,他们成批地枪杀我们、流放我们、驱逐我们,在萨托里兵营〔2〕审判我们之后再把我们流放到卡延岛〔3〕,将我们满满地塞进沙丁鱼桶般的船底,可这一切都没有用,巴黎人天生喜欢闹事,任何东西都不能改变他们这种爱好!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叛逆的性格。您还能有什么办法?让我们感到有趣的不仅仅是政治,还有政治带来的生活方式:工厂关门、集会、闲逛,另外还有其他一些我也说不清楚的事情。
阅读全文...
亚瑟
几年前,我住在香榭丽舍大街附近、杜兹美颂巷的一幢小房子里。您可以想像一下,那是近郊一个偏僻的角落,隐没在宽阔而具有贵族气派的大街中间,这些大街冷清而安静,似乎只有坐马车的人才经过那里。不知是主人心血来潮,还是哪个吝啬鬼或老脑筋有什么怪癖,让这个漂亮街区的中心留着这么一块空地,空地的小花园杂草丛生,低矮的房屋歪歪扭扭,楼梯都建在室外,木头阳台上到处是摊开晾晒的衣服、关兔子的笼子、骨瘦如柴的猫,以及被驯养的乌鸦。那里住着几户工人、靠微薄年金度日的食利者、一些艺术家——只要有树生长的地方都有艺术家,还有两三幢带家具的出租房,看上去肮脏不堪,仿佛这些污垢是因为几代人的贫穷而积攒下来的。空地四周,是流光溢彩和喧闹嘈杂的香榭丽舍大街;街上车轮不停地滚动着,马鞍的碰撞声和马儿轻盈的步伐声清脆响亮,大门在马车过后重重地关上,而马车则震得门廊摇晃不已,远处传来沉闷的钢琴声和玛碧曳舞厅〔1〕的小提琴声,地平线上无声地耸立着有着圆形拐角的大饭店,浅色的丝绸窗帘使饭店的窗户带着一丝细腻的情调,高高的无锡汞镜映射出水晶吊灯的镀金支架和花架上的奇花异草……
阅读全文...
吉拉尔坦答应我的三十万法郎
您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吗:出门时步履轻盈,心情愉快,可在巴黎转了两个钟头之后,回家时却情绪低落,因为某种无端的忧愁或莫名的不适而沮丧万分?您暗自思量:“我这是怎么了?……”您枉然地寻找着原因,可什么答案都找不到。一路上一切都好好的,人行道是干的,太阳也是暖洋洋的;可是您心里却有一种痛苦的焦虑,仿佛是感受了某种忧伤后留下的印迹。
阅读全文...
法兰西仙女
坐满女纵火犯的令人生恶的长凳上一阵骚动,一个奇丑无比、浑身颤抖的东西走上前来,倚在法庭的栏杆上。这是一堆破烂的衣衫,上面满是洞眼,打满补丁,系着绳子,装饰着旧花和羽冠;衣衫下面是一张干瘪、憔悴、棕褐色的脸,布满皱纹,皮肤皲裂,一双狡猾的黑色小眼睛在皱纹中间转来转去,如同一条躲在旧墙缝里的蜥蜴。
阅读全文...
拉雪兹神父公墓之战
“在这儿打仗?……这儿从来没有打过仗。那是报纸编出来的……事情的经过只不过是这样的:二十二日是星期天〔2〕,那天晚上,我们看见三十多名巴黎公社的炮手,带着一组七门大炮和一挺新式机枪,来到这里。他们占据了公墓的制高点作为阵地。因为那个区域恰巧由我负责,所以是我接待的他们。他们的机枪架在小道的这边,离我的岗亭很近;大炮则架在稍低一点的土台上。他们一到,就命令我打开好几个小祭堂。我原以为他们会把里面的东西砸个精光、洗劫一空,可他们的指挥官却有言在先,他站在战士们的中间,说了这样一句简短的话:
阅读全文...
公社的阿尔及利亚步兵
他是土著步兵团的一名小个子鼓手,名字叫卡杜尔,来自德让戴尔部落,是随维诺阿将军〔1〕的部队调入巴黎的为数不多的阿尔及利亚步兵之一。从维桑堡到尚比尼,他参加了所有的战役,带着铁制响板和阿拉伯战鼓,像暴风雨中的小鸟,穿梭于战场之上;他是那么敏捷、那么好动,连子弹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找他。这个有着古铜色皮肤的小个子非洲人被机关枪喷出的火舌烤得通红,然而,当冬天来临时,他却受不了在漫漫长夜中站岗放哨、在冰天雪地里一动不动;终于,一月的一个早晨,人们在马恩河边发现了他,双脚已经冻僵,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成一团。他在野战医院里待了很久,我就是在那里见到他的。
阅读全文...
沙漠旅行队客店
每当我想起第一次走进阿尔及利亚的沙漠旅行队客店时所感受到的那种幻想破灭的感觉时,总会忍不住想笑。“沙漠旅行队客店”这个漂亮的字眼,渗透着《一千零一夜》所描述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整个仙境般的东方,它在我的想象中竖起了一排排尖形的穹窿长廊,和种满了棕榈树的摩尔式庭院,庭院里一条细小清冽的水流缓慢而伤感地滴在釉陶方砖上;四周,趿着拖鞋的旅行者躺在凉席上,躲在露台的阴凉处抽烟斗。在炎炎烈日下,从沙漠旅行队的歇脚之处,升起一股浓烈的麝香味、烧焦的皮革味,以及玫瑰香精味和金色烟草味……
阅读全文...
阿尔萨斯!阿尔萨斯!
几年前,我曾经去阿尔萨斯旅行,那是我最美好的回忆。不是坐火车,因为那种乏味的旅行给您留下的印象,只能是被铁轨和电报线分割得七零八落的景色;而是徒步行走,身背行囊,手持硬棍,身边跟着一个不那么唠叨的同伴……这是一种美好的旅行方式,您所看到的一切都能久久地留在记忆之中!
阅读全文...
沙文之死
我第一次碰见他是在火车的车厢里,那是八月的一个星期天,当时所谓的“西班牙—普鲁士事变〔1〕”刚刚开始。尽管我从未见过他,但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他又高又瘦,头发花白,脸色通红,鼻似鹰钩,圆睁的双眼总是充满了愤怒,只有在看到车厢一角那位受过勋的先生时才显露出一丝温和的神色;他的额头既低又窄,一副固执的样子,在这样的额头上,同一种想法在同一个位置反复雕琢,终于留下一道唯一的、很深的皱纹,颇有帝国主义者憨憨先生〔2〕的风格;不过最为特别的,是他在说“法兰西”和“法兰西国旗”时,总是非常厉害地卷起舌头来发小舌音“r”……我心想:“他就是沙文!”
阅读全文...
旗手
这个团的士兵正在铁路的斜坡上战斗,集结在对面树林下的整个普鲁士军队向他们倾泻着所有的火力。双方仅隔着八十米的距离相互射击。军官们叫着:“卧倒!……”但没有人服从命令,骄傲的士兵们挺立着,聚集在军旗周围。西下的夕阳照着抽穗的麦子和青青的牧草,在一望无际的地平线上,这群饱受战火折磨的士兵被混沌的硝烟笼罩着,犹如旷野上的羊群,突然遭到了特大暴风雨第一阵狂风的袭击。
阅读全文...
渡船
战前,这里有一座漂亮的悬索桥,桥下是两座高高的白石桥墩,涂过沥青的悬索在塞纳河的天际缓缓垂下,天空的景色将圆顶的山峰和过往的船只映衬得如此美丽。每天,谢娜号轮船都要冒着滚滚的浓烟,从桥中央的大桥拱下穿过两次,甚至不用放低它的烟囱管;河的两边,掩藏着洗衣妇的捣衣杵和矮脚凳,还有系在绳索环上的小渔船。草地宛若一大块绿色的帷幔,随着清凉的河水飘动着;草地中间延伸着一条种有杨树的小道,一直通往大桥。风景真是如画……
阅读全文...
前哨见闻
大家即将看到的文字,是我在前哨奔波往返之余,日复一日地写下的。这是我笔记中的一页,趁着大家对巴黎之围的记忆尚存,我把它选出来。这些文字断断续续、干涩生硬、简单潦草、令人困乏,而且零碎得如同炮弹的弹片。但是我把它原封不动地奉献给大家,不做任何修改,甚至不再阅读一遍。因为我太害怕自己肆意编造、哗众取宠,从而把一切都搞糟。
阅读全文...